“不太尊重我們(華為)的知識產權,拿過去隨便編個名字就說自己的。雙旋水滴鉸鏈直接變成龍骨鉸鏈,龍骨是不存在的。”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2023年花粉年會上炮轟“友商”抄襲。
雖然彼時余承東并未點名友商究竟是哪家公司,但小米在8月首發(fā)的折疊屏手機MIX Fold 3上的鉸鏈的設計名稱,正是“龍骨轉軸”。近日,小米在其官方微博上做出回應,并列出專利對比為證。
這并不是華為和小米在知識產權領域的第一次交集。受訪專家指出,本輪專利論戰(zhàn)的勝負關鍵,在于判斷小米手機的機械結構技術特征是否落入華為相關專利的保護范圍。
專利論戰(zhàn)再起
針對余承東的質疑,“小米公司發(fā)言人”推文表示:“近日,余承東先生無端針對我司龍骨轉軸技術發(fā)布不實言論,與事實嚴重不符。我們請余承東先生遵循“科學與嚴謹”的基本規(guī)則,請勿再抹黑同行、誤導公眾!甭暶鬟做出了進一步解釋,表示在研讀余承東所屬公司傳播的技術資料和已公開專利資料,并經實際拆解驗證后,證明所謂雙旋水滴鉸鏈采用的是“2級桿組、3構件4低副”設計方案,而小米自研的龍骨轉軸機械結構則采用創(chuàng)新的“3級桿組、5構件7低副”設計。
那么,在這場紛爭中,小米構成專利侵權了嗎?
“余承東指控小米專利‘抄襲’的言論,需要通過詳細的專利侵權分析來做出準確的判斷!贝蟀盥蓭熓聞账蓭煂O成指出,就本次涉及的小米 MIX Fold 3 折疊屏產品而言,是否侵犯了華為相關折疊屏手機機械結構專利權,關鍵在于判斷小米手機的機械結構技術特征是否落入華為相關專利的保護范圍。通常,企業(yè)在新產品上市前會進行FTO(Free to Operate,自由實施)分析,以評估是否存在專利侵權的可能性。
“類似小米這樣的企業(yè)在產品上市前應該進行了充分的技術分析,因此小米新產品折疊屏的機械結構侵犯華為專利權的可能性是相對較低的。 ”孫成表示。
小米在評論區(qū)還貼出了詳細的專利申請時間線。華為的雙旋水滴鉸鏈于2019年12月13日申請專利,2021年6月18日公開,這期間專利處于保密期,而小米龍骨轉軸相關專利的申請時間為2020年9月18日,正處于這一階段,故不存在抄襲的可能。此外,小米表示雙方申請專利的側重點不同,專利結構也存在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在此次用以對比的并不是二者全部的鉸鏈專利!靶∶自诼暶髦羞x擇性地對比鉸鏈專利并不能完全澄清其新手機專利侵權的可能性。”孫成告訴21記者,專利侵權的認定,涉及到產品和專利的對比,而非專利和專利的對比!奥暶髦兴x擇的對比對象專利較少可能是出于簡化闡述的考慮,因為在一個聲明中難以窮盡所有可能的專利對比!
不過,孫成也表示,小米的聲明強調自有專利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凸顯其技術的自主研發(fā)來源。但該聲明并不能完全澄清其新手機機械結構存在侵權可能性!皬倪@個角度來說,小米的聲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事實上,這并不是華為和小米在知識產權領域的第一次交手。
今年年初,兩方的專利糾紛就曾引發(fā)業(yè)內廣泛關注。華為起訴小米四項專利侵權,主要涉及4G/LTE技術、手機照相和解鎖技術等。隨后,小米對華為的發(fā)送控制信令方法、全景圖像、解鎖技術等多項專利發(fā)起無效申請。
據(jù)中國知識產權報發(fā)布的《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受理公告》一文顯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在1月受理了華為對小米提出的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截至目前,公開資料顯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針對4項無效宣告做出決定書,確認維持專利權有效。
今年9月13日,華為和小米宣布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xié)議。此次事件相關的鉸鏈專利為何“越過”協(xié)議,引起雙方激烈的“口水戰(zhàn)”?
孫成指出,從今年9月份華為官方聲明的內容來看,華為和小米達成的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xié)議可能主要涉及5G技術領域。本次爭議涉及的是折疊手機的機械結構,由于技術領域的不同,可能并未包含在交叉協(xié)議的范圍內。
折疊屏市場或成“兵家必爭之地”
余承東指控、小米反擊,或許都與不斷增長的折疊屏手機市場相關。國際數(shù)據(jù)公司IDC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3 年第三季度,折疊屏手機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唯一保持上升趨勢的細分市場,延續(xù)快速增長趨勢,出貨量達到 196 萬臺,同比增長 90.4%。
作為折疊屏手機最受關注的核心部件之一,鉸鏈技術自然也成為各大廠商斗法的領域。國信證券研報認為,鉸鏈結構的設計與屏幕折痕深淺、折疊開合手感、產品結構強度、產品使用壽命息息相關,是解決折疊屏手機“痛點”的核心技術所在。而水滴型鉸鏈作為近年來使用范圍逐漸變大的設計,有效提高了折疊屏手機的使用體驗。
在直板屏流行多年,曲面屏毀譽參半的試探后,折疊屏以全新形態(tài)呈現(xiàn)的方式給消費者帶來久違的消費“新鮮感”。一片紅海中,國內手機廠家不斷內卷著高性價比,折疊屏作為“高端”代名詞,一定程度上幫助品牌擴大高端旗艦機市場的“存在感”。
在國內,華為、小米、OPPO 和 VIVO等企業(yè)先后入局;放眼海外,除了三星 ,Google 也于今年推出了第一款 Pixel Fold。隨著鉸鏈、屏幕等相關技術日漸完善,產品價格持續(xù)下探,消費者對于折疊屏手機的接受程度或許越來越高。
IDC在《折疊屏巿場趨勢洞察白皮書》預測,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規(guī)模將在 2027 年接近 1,500 萬臺,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7.8%,將在中國手機整體市場增長有待提振的大背景下異軍突起。